Search

快樂的工作著,才是「生活」;不快樂的工作著是「生存」;不快樂、也不正在工作著,是「生病」。
  • Share this:

快樂的工作著,才是「生活」;不快樂的工作著是「生存」;不快樂、也不正在工作著,是「生病」。

你、工作、快樂與生活間的微妙依附關係,是什麼呢?

曾經有一份很有意思的研究,它對45萬的美國人幸福指數調查、進行了梳理。發現在年收入7.5萬美元以內,人的幸福感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,但是一旦達到7.5萬美元這個界點,人的幸福感的增加、便不再明顯。

也就是說,那些超級大富豪、比7.5萬美元還賺更多的人,也不會再增加一絲幸福感了。賺得越多錢,並不會更幸福。

原因或許很複雜,可能是因為大老闆們有工作的壓力,也就是說超高收入的人、若不是太大的幸運兒,他需要花越多的勞動與腦力、並且投入與自己的收入相匹配的時間,所以他們就難以有多餘的時間、好好享用自己辛苦換來的金錢與自由的人生。

所以幸福的條件,並不絕對正比於錢的多寡,而是自己有沒有幸福的心情與夠用的時間,去享用一點一滴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或是瑣碎的、那些很有意思的小事情。

你還記得最初那個單純的自己嗎?不需要很多錢,也可以不著痕跡、清清淡淡的生活與快樂著。就算只咬著一個甜筒,也覺得無比甜美地擁有了整個世界。除了我們藏在裡面的、尚未琢磨的樸實質地與隱藏起來的光芒外,其它什麼都沒有。

當我們開始在殘酷的競爭場域中廝殺,原本我們動人的質地與光芒也漸漸展現。卻忘記最初、曾經這麼容易快樂的自己。

未來的長路與阡陌,正寧靜的往前迤邐延長、以及起伏著。我們繼續走、走,除了不斷汲取更厲害與銳利的謀生能力,更要鍛鍊的是目光如炬的單純心境,此心境指的是我們有能力會不斷地找到快樂、體驗幸福,像穿透過人生清涼透明的溪流,證明躺在淙淙溪底的、是淘金人眼中,閃閃曳曳、似如隕破的金沙。

現在正在經歷的每一刻,對,就是在這一個當下時分。雖然還是有悲傷,但我們要不斷練習從泥淖中爬起來的動作,還是要記得擁有一腔快樂的溫熱的湧動的血液。我們還是要細細體驗每一件、瑣碎而有意思的、小事情;我們還是要記得,那些閃閃確切的幸福與快樂。

你就是最乾淨的玻璃瓶,裝進了這些如星沙般、細緻迷離、點點滴滴、精巧微妙的回憶,就會成為最美好的自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文章曾被選入翰林國文參考書。 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。 全國巡迴文藝營散文首獎。 縣市級文學獎散文貳獎。 懷恩文學獎。 讀過的學校都拿過全校文學獎散文首獎。 新詩、小說、繪本亦曾獲獎。 曾任《皇冠雜誌》專欄作家。 少時曾就讀七年美術班。 孫禎民文藝比賽西畫組佳作。 大學時曾獲校園形象代言人校外網路票選特別人氣獎。
View all posts